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安徽科技企业吃下“定心丸”

发布时间:2024-12-26 16:46信息来源:中国财经报 阅读次数: 字体:【    】


近年来,安徽省财政厅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实际,累计安排9亿元支持设立运行省科技担保公司,发挥政策性担保功能,引导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助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着力打造满足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的“安徽科技担保模式”。

2019年,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全省政府性科技融资担保体系,实现全省服务科技创新“担保一盘棋”。省科技担保公司与体系成员开展分保、联保合作,共担共管风险。截至今年9月,体系成员已达135家,累计开展科技担保业务1416.14亿元、1.99万户(次),服务覆盖全省19.2%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38.63%的“三首”企业、49.64%的专精特新企业。针对创业期科技型企业信用不足、预期不够、难获贷款的融资困境,积极推广信用或无抵押担保,增强科技担保信用培育功能。全省科技融资担保体系信用(无抵押)担保贷款在保193.88亿元、4200户,占在保总量的60%以上,为科技企业送上“及时雨”,让科技企业吃下“定心丸”。

从关注企业“过去”到关注企业“未来”,省科技担保公司创新“科技担”“批量担”“科联担”“科转担”等一批特色产品,建立服务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接力式”培育机制。截至今年9月,省科技担保公司累计服务科技型企业4645户,提供融资担保支持451.96亿元,支持1679户科技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209户专精特新企业成长为“小巨人”企业。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实施以来,省科技担保公司制定专项业务方案,精准服务7类重点企业,累计向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备案规模达8.31亿元、202户,占全省备案规模的23.47%,为企业创新创业持续注入“担”动能。

安徽还着力构建科技担保“朋友圈”,聚合资源服务科创企业。按照“地方推荐、风险共管”原则,建立“白名单+推荐”机制,搭建省市县三级联动、政银担企四方参与的服务平台,精准服务当地重点支持的科技型企业。省科技担保公司已与全省16个地市70个县(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今年1—9月新增科技担业务17.65亿元。持续推动健全银担风险分担共管机制,在传统银担2∶8风险分担模式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担保机构风险。截至今年9月,实现银担3∶7风险分担合作的银行达到34家,1—9月新增直保业务中银担3∶7风险分担业务占比36.57%。

科技担保赋能企业创新已经翻开新的篇章,安徽省财政将继续加大科技担保支持力度,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领域,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最大增量”。


来源 | 中国财经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