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为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省委省政府决定整合安徽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等担保和投资类公司,成立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为省属大型国有独资企业。
2014年底在全国率先开展“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试点,构建全省政府性担保体系,形成以“五个率先”为鲜明特征的“安徽模式”,成为全国行业标杆和领军企业。
率先明确政策性定位。率先在省级层面提出担保机构政策性定位,规定对单户2000万元以下的贷款担保业务,年化担保费率不高于1.5%。
率先构建政府性担保体系。以省担保集团为龙头,通过股权和再担保业务纽带,在全国率先建立省市县三级全覆盖的政府性担保体系。
率先建立资本补充和风险补偿机制。自2013年起,连续五年,省财政每年安排31亿元用于支持政府性担保体系建设。同时,省市县政府均建立了担保风险补偿资金。
率先建立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由市县担保机构、省担保集团、银行和地方政府,分别按照4:3:2:1的比例承担风险责任,推动建立新型政银担合作关系。
率先成立担保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全国第一家担保资产管理公司,成为担保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和行业生态修复系统。
打造科技驱动平台。2018年底,成立全国首家省级政府性科技担保公司,率先在全国构建全省科技融资担保体系,专业专注服务科技型企业融资。
打造支小支农平台。2019年底,成立再担保公司,提升龙头带动力。截至2024年6月末,再担保合作的担保机构136家,在保余额1202.32亿元。
打造普惠合作平台。2021年6月,成立安徽省普惠融资担保公司,专注服务小微企业。2023年3月,成立现代贸易服务业融资担保分公司,助力全省内外贸及服务业发展。
运用战略思维推动发展升级。在业务上坚持“政策市场两分法”,明晰政策性和市场化业务边界,用市场的方法拓展市场化业务,做到用利于义,让“政策性”更具“可持续性”。
运用系统思维推动体系赋能。探索试点国担基金、省市县三级担保机构和银行各承担20%左右责任的“520”风险分担模式,丰富“4321”模式。
运用创新思维推动服务提效。组建10个工作组,分别对接全省新兴产业专班牵头省直部门,专项支持新兴产业。
运用底线思维推动安全强基。将风险防控作为永恒主题,建立健全“以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工作机制,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
下一步,省担保集团将继续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更加积极主动服务全省发展大局,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贡献更大担保力量。